2017年11月14日,上高县烟草专卖局烟叶技术管理人员徐刚红被安排到翰堂镇中楼村担任“第一书记”。刚接到通知的时候,他很是担心,担心自己做不好农村工作承担不起脱贫攻坚的重担,担心离开烟叶岗位会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担心身处农村自己会变得闲散懒惰。但是有一句话一直盘旋在他的脑海里:“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于是第二天,徐刚红便一个人带着床铺来到中楼村进行工作交接。看着几十户贫困名单,致贫原因不是因病因残就是年老无劳动力,他深知脱贫攻坚工作极具困难和挑战,必须要鼓起勇气蹚这一滩深水。 深入调查,吃透致贫“病根” 徐刚红刚到中楼村,就遇上即将迎接国家、全省的脱贫攻坚检查。面对几十户贫困户名单和档案,徐刚红不知从何下手。为了尽快熟悉村集体和贫困户的情况,他把自己化身“调查员”,逐户逐户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详细记录家里人口数量、家庭成员年龄、家庭开支、家庭劳动力情况等。没有交通工具,出门不便,徐刚红就自己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听不懂当地语言,就拉村干部一同上户帮助翻译;村大队没有住的地方,就在村里租了房子住在村里,自己做饭节约时间。为了吃透贫困户的致贫“病根”,徐刚红又把自己化作“倾听员”,认真倾听贫困户的诉求,并将了解到的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生活需求等一项一项记录下来。就这样,通过白天上户,晚上在村大队整理材料,半个月的时间,徐刚红就将全部贫苦户的家庭情况熟记于心,问题材料也一一整理到位。再通过所听所见、研究分析,为每户贫困户制定对应的帮扶对策。 亲力亲为,为村民办实事 2017年12月份,上高县扶贫办下发通知要求有慢性病的贫困户三日之内到人民医院或中医院办理慢性病卡。办理慢性病卡是健康扶贫的政策,对贫困户非常重要。徐刚红立即通知贫困户去办理,然而在通知的过程中,他发现很多患有精神病、残疾的贫困户根本没办法自己去办理,更何况还要整理身份证复印件、病例证明等材料才能去办理。 时间紧急,必须一天之内收集好材料,徐刚红无奈之下当起了“代办员”。不巧的是,当天下雨,出行极为不便。徐刚红心想,健康扶贫是帮扶政策的重头,25户贫困户因病因残致贫的就有18户,即使下刀子也要为贫困户办理好慢性病卡。他立即穿上雨衣,骑着摩托车逐户来到25户贫困户家中,对照37种慢性病种,一户户询问对照,统计疑似患有慢性病人的姓名,帮助整理身份证号和病例证明等办卡所需要的材料。其中有一户贫困户因为两年前住的院,病例证明丢失,医院反映没有病例证明无法办理慢性病卡。徐刚红便通过私人关系找到医院熟人帮忙查找病例,几番周折终于找到该贫困户的病例信息,顺利办好了慢性病卡。在第三日,10户慢性病人都按时顺利办到了慢性病卡。贫困户纷纷对他表示感谢,徐刚红也觉得有成就感,自己的辛苦有价值。 不厌其烦,宣传扶贫政策 为了让贫困户熟知精准扶贫政策,提高获得感,徐刚红当起了扶贫政策的“宣传员”,进村入户把政策宣传到户,宣传到人。对着扶贫政策明白卡,将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等扶贫政策逐项逐项讲明白、讲细致、讲透彻。贫困户享受了什么政策,用大头笔在明白卡上标记出来,让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享受的是什么政策,并将明白卡张贴在贫困户家墙上。每户如此。经过徐刚红的引导,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熟记于心。 真情帮扶,助五保户脱贫 中楼村有两位对标帮扶对象,都是五保户,徐刚红每个星期至少会去看望他们两次,与他们聊聊天,讲讲时事。其中有一个五保户叫钟恒根,自己没有房子,住在村小组提供的集体房子里,没去做事挣钱,每天在村子里闲逛。村民评价其思想懒惰,不想做事。因为懒惰没娶老婆,无子嗣。针对这种情况,徐刚红多次到他家做思想工作,以自身做例子鼓励他勤劳致富。经过交流,钟恒根表示愿意养牛,但是又担心没有资金。徐刚红承诺借1000元给他,他自己再拿出五保金的钱一共3500元买了一头母牛。目前母牛生了小牛,钟恒根每天放牛,生活很充实,也不在村里闲逛了,以前脏乱差的家里也变得整齐了。钟恒根说:“如果没有徐书记做思想工作,我现在还是什么都没有。现在生活过得充实,也有了生活目标,争取尽早摘掉贫困帽子。” 因为工作突出,2018年2月,徐刚红被上高县扶贫领导小组评为优秀第一书记。徐刚红表示:作为外地人、年轻人,担任村第一书记,个人资源少了些,跑资拉项能力弱了些,但是他会竭尽全力为民办事,确保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发挥优势创新工作,为贫困户提高收入,争取贫困户早日脱贫,村级整体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