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上高县锦江镇党委牢固树立“党建+”理念,结合实际,在六口村开展建设“实力家园、活力家园、魅力家园、合力家园”为主要内容的“四力家园”活动,着力推动实现建设“四力锦江”的目标。 壮大集体经济,打造实力家园。运用“党建+三资转化增值”工作法,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产业扶贫融合新模式。发展特色养殖业 将村集体50多亩水田,纳入昌农种养专业合作社集中运营,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社员”模式,以社员采取入股方式进行稻田养虾,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万元以上;流转水塘荒山 利用好本地资源,将村50亩水塘进行公开招标、租赁;流转荒山200亩,进行烟叶种植;改造闲置机砖厂 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将闲置机砖厂改建为木材厂,采取租赁形式参与企业经营,增加就业岗位;推动精准扶贫 探索“党建+精准扶贫”新模式,助推产业扶贫落实落地。将六口村14户19人未脱贫户以每户2万元资金入股江西绿万佳种养专业合作社,确保每户年入股分红不少于10%。 树立文明乡风,打造活力家园。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党建+关心下一代建设”作用。依托六口村文化活动中心,创办“假日课堂”,按照有教学场所、有教学计划、有课程安排、有授课老师、有管理制度、有学习记录、有宣传专栏等“七有”标准整合资源,有效丰富青少年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党风领民风,让广大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创造者,充分享受丰富的文化盛宴。精心开展“我们的村晚”、广场舞、书法绘画、下棋打球、舞龙舞狮等文体活动。组织评选“好儿媳、最美老人、带头致富人、名誉理事长”,以身边人、身边事为教材,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倡导文明新风;党员帮村民,成立以农村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联帮带”活动,每名村干部联系5户党员,每名党员帮带5户农户,从政策的传达学习、精准扶贫、致富技术的指导、困难问题的解决等方方面面进行互帮互助,充分发挥党员的“标杆”作用。 美化居住环境,打造魅力家园。把党建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引擎,切实做好彭家组新农村点建设。目前,已全面完成改水改厕项目,新修路面3000多平方米。六口村现精心谋划“绿化、美化”工程,力争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明年全面完成绿色全覆盖目标;创新六口村罗家边宅基地试点制度建设,改革“一户一宅”合理分配机制,建立村民理事会制度,构建“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使用、自愿有偿退出”的农村宅基地制度体系,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改革成果和经验模式;推进禁养区猪栏拆除专项整治,规范生猪养殖等重点工作,引导养殖户对拆栏后完成绿化复垦;推进清洁家园行动,加大环境卫生保洁力度,集中处理生产生活垃圾,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充分展现村容整洁的六口村新形象,打造人美、山美、家美的宜居环境。 建设支部堡垒,打造合力家园。深入开展“感党恩”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组织党员专题学习,通过“两学一做学习交流群”和“流动党员学习群”等微平台做到党员教育全覆盖;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每月5日的党员学习议事日制度,打造六口组、楼下组两个庭院党校示范点。推进“服务型”党小组、农村党员“评优定星”活动,对评选出的“服务型”党小组和“星”党员进行表彰,在全村党员中树立先进典型,激励每位党员学习身边榜样。加大党员激励关怀,建立党内激励关怀机制。镇、村两级联动,每年“春节、七一”按照不低于300元/人标准走访慰问老干部、老党员;按照200元/人标准走访困难党员、党龄40年及以上无固定收入的老党员;对考上二本及以上高等院校学生实施800元/人的奖励政策。规范村干部管理,巩固党员主体地位。完善民主协商制度,规范六口村干部勤政廉政、干部值班、分片管理及其他日常工作制度,进一步推行高效工作机制,搭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支部堡垒。 六口村围绕破解难题,大胆创新,着力将重心向脱贫攻坚聚焦,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锤炼党员干部,呈现出了党建与脱贫攻坚不断融合的良好态势,不断拓展创建形式,调动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积极性为打赢攻坚战、全面达小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大力培养真心想干、公心敢干、用心实干、匠心巧干的党员干部,引领六口村党支部“党建+”工作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