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政策暖人心,全国各地搞扶贫,扶贫驻村一书记,真名乃叫杨志萍,工作认真又积极,精准扶贫得民心,走家串户忙不停,问寒问暖老百姓,兢兢业业又细心,任劳任怨感人心,干部都像此领导,和谐社会更太平。”日前,一首小诗刷爆了新界埠镇朋友圈,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脱贫工作的肯定,对党和政府的感恩。 写诗的是上高新界埠镇城陂村的脱贫户晏春根,早年因为妻子罹患癌症而陷入贫困,虽经过多次手术和诊疗妻子已经康复,但欠下的外债让家庭举步维艰,一家人总是愁容满面。 团省委驻村工作队进驻城陂村后,通过走访摸底,硬化了村内道路,修建了文化广场和文化墙,大力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还举办了不少脱贫文艺汇演,组建了脱贫攻坚舞蹈队、读书社,极大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目前,城陂冬黑木耳基地已筹备完毕,即将进入试种阶段,预计投产后可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5万元,为村里每户贫困户分红500元。 晏春根一家也在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帮助下,种下了高产水稻和莲藕,还开起了一间小卖部。短短一年时间,家庭收入增加了许多:小店的纯收入近万元,莲藕一年的纯收入一万元以上,水稻纯收入也超过一万元。晏春根身体硬朗,帮人捉猪、卸货,勤力干活,去年一年在家打零工的收入也有近三万元。“好吃懒做颜无耻,扶一辈子穷一世,努力挣钱硬道理,活出样来得赞誉。”这首小诗是晏春根最近创作的,也是如今他生活的愿景。现在的晏春根,不仅是村里脱贫攻坚读书社的社长,还被聘为扶贫专岗,当上了移风易俗宣传员。爱写诗的晏春根感恩于好政策和扶贫干部的真心帮扶,把所感所想都写进了诗里,已经陆续写下近百首,成了名符其实的“农民诗人”。 今年以来,新界埠镇一路践行上高县精神脱贫的新举措,建宣传阵地、树脱贫典型、吹文明乡风,充分调动贫困户自主脱贫热情,带领一个个“晏春根”式贫困户物质精神双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