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上高新闻新闻详情

打造秀美敖山,助力乡村振兴——敖山镇秀美乡村建设实录

发布时间:2018-10-08 文章来源:上高信息网 点击量:1002次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一场大雨过后,敖山镇廖家东港村的几位村民在房前打扫着落叶。及眼望去,宽阔平整的村路两边,一栋栋具有乡村风情的楼阁错落有致,或矗立清幽小径旁,或隐于古树浓荫间。老房子、青石路、篱笆院溢满古朴浓郁;乡村民宿、小桥凉亭、花草绿地渲染出诗情画意,置身其中恍如远离了所有的城市喧嚣,宁静幽远的感受令人神驰。 

“如今秀美宜居的村子在过去却是另一番景象,原来村道上泥泞不堪,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垃圾和污水遍地都是,生活环境很不好。”见证了秀美乡村建设带来巨变的廖家村支书舒军勇脸上笑容洋溢,“路修好了,村子变美丽了,整个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廖家东港村的“惊艳逆袭”,只是是敖山镇建设秀美乡村、促进民生发展的一个缩影。2017年以来,敖山镇积极贯彻县委“建设四个上高、决胜全面小康”的决策部署,聚焦一城一区,打造城郊重镇,吹响了秀美乡村建设的集结号,在坚持科学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坚持产业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的思路下,把秀美乡村建设作为改善民生、提升人居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创建了异域侨乡洋林村、田园古村东港村,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强化顶层设计,规划引领未来。一直以来,敖山镇都坚持科学规划,高起点编制秀美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避免出现“杂而无序、规划打架”的问题。把秀美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聘请了浙江大学城建设计院对洋林村秀美乡村建设的村庄规划进行了设计,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将农业产业经营、农业观光旅游和秀美乡村建设同规划、同推进。 

注重文化依存,彰显地域特色。秀美乡村,美在特色、美在差异。敖山镇在推进秀美乡村建设中,始终强调 “三充分、三不”,即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充分体现文化传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千篇一律、不搞不顾条件的大拆大建、不破坏自然生态。“要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因村制宜,不搞千村一面。”敖山镇党委书记黄光华表示。 

结合乡村旅游和乡土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洋林秀美乡村示范点建设根据其独有的归侨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将建成“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游、异域风情观光休闲游”为主的新型村庄,打造一个寄托侨民“乡情乡韵”的港湾。洋林村已成功举办两届“三月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节,观光游客数以万计,彰显了少数民族特色和异域风情,极大地带动了洋林村的旅游业发展,将逐步成为周边居民周末和节假日出行的好去处。

“美”催生“富”,“富”反哺“美”。在秀美乡村建设中,敖山镇推进了“生态人居”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改造旧村、改造危旧房、改造基础设施,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由于地处黄金堆工业园区旁边,秀美宜居的东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前来居住,“房子一年的租金收入有五六千,已经不输县城的房子了。”东港村村民舒兵说,如今的东港外来居住人口已经超过了本地人口,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致富增收,村里的事情也变得好办起来了,越来越多的村民成为了“参与者”,推动秀美乡村建设向纵深发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产业是秀美乡村建设活力源泉,敖山镇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工程,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旅游业和服务业,洋林村通过农业招商引进了蓝莓产业园和热带水果园,围绕少数民族文化打造民俗特色旅游项目。东港村依托秀美乡村建设平台,引进了江西六知有机生态农业发展公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

不忘初心,守望美丽。敖山镇通过这些年的秀美乡村建设,使那些装满记忆的老村庄、安放侨民乡愁的老家园,走上了新生之路。未来敖山镇还将继续以习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标准的打造秀美乡村,深入推进农村的全面进步,让农村盛得下乡愁、拢得住人心。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上高信息网